暴晒不变色的秘密:一文读懂耐光照色牢度检测

发布日期:2025-06-25 17:56:26   浏览量 :73
发布日期:2025-06-25 17:56:26  
73

一、什么是耐光照色牢度

耐光照色牢度,简单来说,就是指纺织品在受到光照后,颜色保持原有色泽的能力。当阳光中的紫外线、可见光等照射到纺织品表面,染料分子会吸收光能,发生一系列复杂的化学反应,比如分子结构断裂、氧化还原等,从而导致颜色变浅、变色甚至褪色。耐光照色牢度检测,就是模拟这种光照环境,通过专业设备和科学方法,评估纺织品颜色在光照下的稳定程度。

二、为什么它如此重要

1、提升产品品质:对于生产厂家而言,耐光照色牢度是衡量产品质量的重要标准。高耐光照色牢度的产品,意味着在正常使用和光照条件下,能长时间保持美观,减少因褪色引发的售后纠纷,提升品牌口碑。比如高端户外服装品牌,它们的产品经过严格的耐光照色牢度检测,即使在阳光强烈的户外运动场景下,颜色也能持久鲜艳,深受消费者信赖。


2、保障消费者权益:对于消费者来说,谁都不想花大价钱买的衣服、家具面料,没过多久就面目全非。了解产品的耐光照色牢度,可以帮助我们在选购时做出更明智的决策。比如购买窗帘时,选择耐光照色牢度高的产品,能让家中的装饰风格长时间保持一致,避免

频繁更换带来的麻烦和成本。


3、符合行业规范:在纺织品行业,不同的产品都有相应的耐光照色牢度标准。通过检测并达到标准,是产品进入市场的基本要求。无论是国内市场还是国际市场,严格的质量把控都离不开对耐光照色牢度的检测,这也是行业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。

三、适用范围有哪些

耐光照色牢度检测并非适用于所有纺织品,其主要针对在使用过程中外露、易受光照影响的品类 。例如,常见的夹克衫、风衣等户外穿着的服装,长期暴露在阳光下,对耐光照色牢度要求较高;帽子作为头部防晒用品,时刻经受阳光直射,其耐光照色牢度关乎使用体验与美观;床品中的床单、被套等,即使室内光线相对柔和,但长时间使用也会受自然光影响,因此也需考量这一指标。与之相对,像内衣类产品,由于穿着时基本不直接接触阳光,一般不考核耐光照色牢度此外,像泳衣面料这类特殊产品,更多考核的是耐海水色牢度等与使用场景相关的指标,而非耐光照色牢度 。

四、法规要求

在纺织品行业,法规对耐光照色牢度有着明确且严格的要求。我国的强制性国家标准 GB 18401—2010《国家纺织产品基本安全技术规范》,适用于在我国境内生产、销售的服用、装饰用和家用纺织品,虽未对耐光照色牢度具体数值做出统一规定,但各细分产品标准会有对应要求例如,FZ/T 81007—2022《单、夹服装》等标准,针对不同颜色、不同用途的服装,规定了相应的耐光照色牢度等级,一般来说,3 级及以上属于较好水平,适合日常使用;4 级及以上则更适合长期暴露在光照环境下的产品,如户外用品、窗帘等对于婴幼儿及儿童纺织产品,GB 31701—2015《婴幼儿及儿童纺织产品安全技术规范》尤为重视安全性,虽未着重提及耐光照色牢度,但对于整体色牢度有着严格把控,因为婴幼儿产品的特殊性,任何色牢度问题都可能影响其健康在国际市场,不同国家和地区也有各自的法规标准。欧盟的生态纺织品标准 Oeko - Tex Standard 100,对纺织品的耐光照色牢度等多项指标设定了严格限值,只有通过检测、符合要求的产品才允许进入欧盟市场,这也是我国纺织品出口时需要重点关注的法规要求

五、检测标准

国内标准

·GB/T 8427-2019《纺织品 色牢度试验 耐人造光色牢度:氙弧》:这是国内纺织品耐光照色牢度检测的核心标准之一。它模拟自然环境中的氙弧灯光源,对纺织品进行照射。在检测时,将纺织品试样与蓝色羊毛标样一同放入耐光试验箱内,通过控制光照强度、温度、湿度等条件,模拟实际光照场景。蓝色羊毛标样有 1-8 级不同的耐光等级,8 级最高,1 级最低。检测完成后,对比试样与蓝色羊毛标样的变色程度,用评定变色用灰色样卡来评级,以此确定纺织品的耐光照色牢度等级。该标准适用于各类纺织材料及其制品,无论是天然纤维如棉、麻、丝、毛,还是化学纤维如聚酯纤维、锦纶等,都能依据此标准检测耐光照性能。

·GB/T 30669-2014《纺织品 色牢度试验 耐光黄变色牢度》:此标准聚焦于检测纺织品在紫外光照射下的黄变情况。原理是将试样在特定的紫外光下照射一定时间,之后与未经照射的原样进行对比,利用评定变色用灰色样卡评定变色程度,从而判断纺织材料在紫外光线照射下耐光黄变的能力。在一些对颜色稳定性要求极高的产品,如白色或浅色纺织品上应用较多,像白色床上用品、浅色婴儿服装等,若发生黄变会严重影响产品外观和品质,就需要依据此标准严格检测。

国际标准

·ISO 105-B02《纺织品 色牢度试验 第 B02 部分:耐人造光色牢度:氙弧灯》:国际标准化组织制定的这一标准,在全球范围内被广泛认可和应用。与国内的 GB/T 8427 类似,也是通过氙弧灯模拟自然光照,对纺织品进行耐光照色牢度测试。其操作流程、评级方法等与 GB/T 8427 有诸多相通之处,都使用蓝色羊毛标样对比、灰色样卡评级,但在具体参数设置、设备精度要求等细节上可能存在差异。对于参与国际纺织品贸易的企业而言,熟悉并遵循该标准进行检测,是产品顺利进入国际市场的关键。

·AATCC 16《耐光色牢度:人造光》:美国纺织化学家和染色家协会推出的此标准,在美国及部分国际市场应用广泛。该标准提供了多种光源选择,包括氙弧灯、碳弧灯等,可根据不同产品需求和测试目的灵活选用。在评级方面,采用 AATCC 蓝色羊毛标样和 AATCC 灰色样卡进行对比评级。例如,美国市场上的户外休闲服装、汽车内饰纺织品等,生产企业通常会依据 AATCC 16 标准进行耐光照色牢度检测,以满足当地消费者对产品品质的高要求。

测试标准如下:

A

B

C

GB/T 8427

ISO 105 B02

EN ISO 105 B02

BS EN ISO 105 B02

DIN EN ISO 105 B02

AS 2001.4.B02

CAN/CGSB-4.2 NO.18.3

JIS L 0843(Xenon arc lamp)

AATCC 16.3

JIS L 0842

a. 4 级或 20 个小时以内

b. 5 级或 40 个小时以内

c.6级或 80 个小时以内

d. 7 级或 160 个小时以内

e. 8 级或 320 个小时以内

a. 20 个褪色单位或以下

b. 40个褪色单位

c. 80 个褪色单位

d.每增加 20 个褪色单位

a. 4 级或 级以下

b. 每增加一个子样

五、耐光照色牢度是如何检测

目前,主流的检测方法有两种:

人工加速老化法:利用耐光试验箱,模拟自然光照环境,通过控制光照强度、温度、湿度等条件,加速纺织品的褪色过程。试验箱内的氙弧灯可以发出与太阳光光谱相似的光线,在较短时间内,观察纺织品颜色的变化情况。这种方法效率高、重复性好,能快速评估产品的耐光照性能。

自然暴露法:将纺织品样品放置在特定的自然环境中,如户外的暴晒场,让其接受真实的阳光照射。这种方法虽然耗时较长,但检测结果更贴近实际使用情况,常被用于对检测结果要求极高的产品评估。

检测完成后,专业人员会根据《GB/T 8427-2019 纺织品 色牢度试验 耐人造光色牢度:氙弧》等标准,通过灰卡对比、色差仪测量等方式,对纺织品的颜色变化进行评级,等级越高,说明耐光照色牢度越好。

六、耐光照色牢度检测违规风险

对企业的风险:一旦产品耐光照色牢度检测违规,首先面临的就是经济处罚。例如,上海衣恋实业有限公司就因销售的 “中性长袖 T 恤” 耐光色牢度等项目不合格,被罚款 1 万余元,并没收违法所得 。这不仅直接造成经济损失,还严重损害品牌声誉,消费者对品牌信任度降低,影响后续产品销售与市场份额。产品召回也是常见后果,像某知名品牌曾因部分服装耐光照色牢度不达标,召回大量问题产品,耗费巨额成本,打乱生产与销售计划,企业运营陷入混乱 。

对消费者的危害:耐光照色牢度不合格的纺织品,在日常使用中,随着颜色快速褪色、变色,严重影响美观。比如刚买不久的户外帐篷,因耐光照色牢度差,几次户外使用后就变得面目全非,大大降低使用体验 。更严重的是,染料脱落可能对健康造成威胁。长期接触脱落染料,可能引发皮肤过敏、炎症等问题,尤其对皮肤敏感人群和儿童危害更大 。

对行业的影响:个别企业的违规行为破坏行业公平竞争环境。合规生产的企业投入更多成本确保产品质量达标,而违规企业却能以次充好、降低成本,扰乱市场价格体系,挤压正规企业生存空间 。从长远看,这还会降低消费者对整个行业产品质量的信任,阻碍行业健康发展,不利于新技术、新工艺的推广应用,延缓行业进步 。

七、日常生活中如何判断产品的耐光照色牢度?

查看产品标签:正规的纺织品都会在标签上标注相关的质量信息,包括耐光照色牢度等级。一般来说,3 级及以上属于较好水平,适合日常使用;4 级及以上则更适合长期暴露在光照环境下的产品,如户外用品、窗帘等。

简单小测试如果没有产品标签信息,可以取一小块不显眼的面料,在阳光下暴晒几个小时,观察颜色变化。虽然这种方法不够精确,但能初步判断产品的耐光照性能 。耐光照色牢度就像是纺织品的 “防晒指数”,默默守护着我们生活中的色彩。无论是生产者、销售者还是消费者,了解它都至关重要。下次选购纺织品时,记得多关注这个 “隐形指标”,让生活中的美好色彩更持久!


北岸检测
微信咨询 — 请备注咨询服务
联系我们
手机号:15872439806
微信:15872439806
邮箱:ba@ba-test.com
地址:东莞市石碣镇爱敬路36号尚誉花园14号楼517房
地址:东莞市厚街镇湖光路80号610室
Copyright © 2025 北岸检测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
云计算支持 反馈 枢纽云管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