服装纺织的抗菌性能检测标准及方法讲解

发布日期:2025-07-30 13:38:13   浏览量 :60
发布日期:2025-07-30 13:38:13  
60

一、抗菌性能检测标准

GB/T 20944.1-2007   纺织品抗菌性能的评价 第1部分:琼脂平皿扩散法 GB/T 20944.2-2007 纺织品抗菌性能的评价 第2部分:吸收法

GB/T 20944.3-2008 纺织品抗菌性能的评价 第3部分:振荡法

FZ/T 73023-2006 抗菌针织品

CAS 115-2005 保健功能纺织品

SN/T 2162-2008 壳聚糖抗菌棉纺织品检验规程

GB/T 31713-2015 抗菌纺织品安全性卫生要求

二、抗菌性能检测方法

抗菌性能检测方法主要分为定性法定量法两大类。

1. 定性法

定性法通过观察细菌在纺织品周围的生长情况,初步判断其抗菌性能。

(1) 琼脂扩散法(Agar Diffusion Method)

原理:将纺织品样品放在接种了细菌的琼脂平板上,通过观察抑菌圈的大小评估抗菌性能。

步骤:

准备含有细菌(如金黄色葡萄球菌、大肠杆菌)的琼脂平板。

将纺织品样品剪成小块,放置在琼脂平板上。

将平板放入恒温培养箱中培养(通常为37℃,24小时)。

培养后观察样品周围是否形成抑菌圈。

评价:抑菌圈直径越大,说明抗菌性能越好。

(2) 平行划线法(Parallel Streak Method, AATCC 147)

原理:在琼脂平板上划平行线接种细菌,然后将纺织品样品覆盖在接种区域,观察细菌生长情况。

步骤:

在琼脂平板上划平行线接种细菌。 将纺织品样品覆盖在接种区域。

将平板放入恒温培养箱中培养(通常为37℃,18-24小时)。

培养后观察样品下方及周围的细菌生长情况。

评价:根据细菌生长抑制情况,评估抗菌性能。

2. 定量法

定量法通过测定细菌数量的变化,精确评估纺织品的抗菌性能。

(1) 吸收法(Absorption Method, GB/T 20944.2)

原理:将纺织品样品与细菌悬浮液接触,通过测定接触前后细菌数量的变化评估抗菌性能。

步骤:

准备细菌悬浮液(如金黄色葡萄球菌、大肠杆菌)。

将纺织品样品浸入细菌悬浮液中,接触一定时间(通常为18-24小时)。

接触后,用无菌生理盐水冲洗样品,收集洗脱液。

将洗脱液接种到琼脂平板上,培养后计数菌落数。

评价:计算抗菌率,抗菌率=(对照组菌落数-实验组菌落数)/对照组菌落数×100%。

(2) 振荡法(Shake Flask Method, GB/T 20944.3)

原理:将纺织品样品与细菌悬浮液混合振荡,通过测定振荡前后细菌数量的变化评估抗菌性能。

步骤:

准备细菌悬浮液。

将纺织品样品剪成小块,放入细菌悬浮液中振荡(通常为18-24小时)。

振荡后,取悬浮液进行稀释并接种到琼脂平板上。

培养后计数菌落数。

评价:计算抗菌率,抗菌率=(对照组菌落数-实验组菌落数)/对照组菌落数×100%。

(3) AATCC 100 定量法

原理:将纺织品样品与细菌悬浮液接触,通过测定接触前后细菌数量的变化评估抗菌性能。

步骤:

准备细菌悬浮液。

将纺织品样品浸入细菌悬浮液中,接触一定时间(通常为18-24小时)。

接触后,用无菌生理盐水冲洗样品,收集洗脱液。

将洗脱液接种到琼脂平板上,培养后计数菌落数。

评价:计算抗菌率,抗菌率=(对照组菌落数-实验组菌落数)/对照组菌落数×100%。

三、评价指标

抑菌圈直径:通过琼脂扩散法测量,直径越大,抗菌性能越好。

抗菌率:通过定量法计算,抗菌率越高,抗菌性能越好。

细菌减少率:通过定量法计算,细菌减少率=(对照组菌落数-实验组菌落数)/对照组菌落数×100%。

四、检测注意事项

样品准备: 样品应清洁、无污染,避免影响测试结果。

细菌选择: 选择常见的细菌种类(如金黄色葡萄球菌、大肠杆菌)进行测试。

环境控制: 严格控制培养环境的温度和时间,确保测试条件一致。

安全防护: 操作时需佩戴手套、口罩等防护装备,避免细菌污染。

五、常用设备

恒温培养箱:用于细菌培养。

显微镜:用于观察细菌生长情况。

灭菌设备:如高压灭菌锅,用于培养基和器具的灭菌。

振荡器:用于振荡法测试。

六、报告模板


北岸检测
微信咨询 — 请备注咨询服务
联系我们
手机号:15872439806
微信:15872439806
邮箱:ba@ba-test.com
地址:东莞市石碣镇爱敬路36号尚誉花园14号楼517房
地址:东莞市厚街镇湖光路80号610室
Copyright © 2025 北岸检测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
云计算支持 反馈 枢纽云管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