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REACH 法规与 REACH250 检测的背景
REACH 法规定义:REACH 是欧盟《化学品注册、评估、授权和限制》(Registration, Evaluation, Authorization and Restriction of Chemicals)的缩写,于 2007 年正式实施,旨在规范化学品管理,保护人类健康和环境安全。
REACH250 的含义:指针对 REACH 法规中 “高关注度物质”(SVHC,Substances of Very High Concern)清单中的物质进行检测。截至 2025 年,SVHC 清单已更新至 250 项左右(具体以欧盟化学品管理局 ECHA 最新发布为准),因此称为 “REACH250 检测”。
二、哪些产品需要做 REACH250 检测?
重点行业:
·电子电气产品(如手机、电脑、家电):检测零部件中的重金属和塑化剂;
·纺织品与皮革(如服装、箱包):排查偶氮染料、有机锡防腐剂;
·玩具与儿童用品:严控铅、镉等重金属及邻苯二甲酸盐;
·化工原料、塑料制品、建筑材料等。
三、REACH250 检测的限值与合规要求
通用限值标准:
1.单一 SVHC 物质在产品中含量 ≥ 0.1%(质量分数) 且年进口量 ≥ 1 吨时,企业需向 ECHA 履行通报义务;
2.部分物质有特殊限值(如铅在电子设备中限值为 0.1%,镉为 0.01%),需根据产品用途对照法规附件 XVII。
合规义务:
1.若产品含 SVHC 且超标,需在供应链中告知下游用户,并在产品投放市场后 6 个月内完成通报;
2.消费者可要求企业提供产品中 SVHC 物质的信息,企业需在 45 天内回应。
四、SVHC 物质清单的关键特征
物质类型 | 常见途径 | 典型物质举例 | 潜在风险 |
邻苯二甲酸盐 | 塑料增塑剂、涂料添加剂 | DEHP、BBP、DBP | 生殖毒性、内分泌干扰 |
重金属化合物 | 电池、电子元件、颜料 | 铅、镉、汞的化合物 | 神经毒性、生物累积性 |
多环芳烃(PAHs) | 橡胶、塑料、润滑剂 | 苯并 [a] 芘、蒽 | 致癌、致畸 |
偶氮染料 | 纺织品、皮革染色剂 | 禁用偶氮化合物(如联苯胺类) | 致癌、过敏反应 |
有机锡化合物 | 防腐剂、催化剂 | 三丁基锡(TBT) | 生态毒性、免疫毒性 |
五、检测项目清单(250项 SVHC 物质)
序号 | 测试项目 | CAS No. | 分类 | 测试仪器 | |
1 | 蒽 | 120-12-7 | PBT物质 | GC-MS | |
2 | 4,4’-二氨基二苯甲烷 | 101-77-9 | 2类致癌物质 | GC-MS | |
3 | 邻苯二甲酸二丁基酯(DBP) | 84-74-2 | 2类生殖毒性物质 | GC-MS | |
4 | 2,4,6-三硝基-5-叔丁基间二甲苯 | 81-15-2 | vPvB物质 | GC-MS | |
5 | 邻苯二甲酸双(2-乙基己酯) (DEHP) | 117-81-7 | 2类生殖毒性物质 | GC-MS | |
6 | 六溴环十二烷 (HBCDD) | 25637-99-4 3194-55-6 | PBT物质 | GC-MS | |
7 | 短链氯化石蜡 | 85535-84-8 | PBT物质 | GC-MS | |
8 | 邻苯二甲酸丁苄酯(BBP) | 85-68-7 | 2类生殖毒性物质 | GC-MS | |
9 | 氧化双三丁基锡 | 56-35-9 | PBT物质 | GC-MS | |
10 | 二氯化钴 | 7646-79-9 | 2类致癌物质 | ICP-OES IC-ECD | |
11 | 五氧化二砷 | 1303-28-2 | 2类致癌物质 | ICP-OES | |
12 | 三氧化二砷 | 1327-53-3 | 2类致癌物质 | ICP-OES | |
13 | 三乙基砷酸酯 | 15606-95-8 | 2类致癌物质 | ICP-OES | |
14 | 砷酸氢铅 | 7784-40-9 | 1类致癌物质; 1类生殖毒性物质 | ICP-OES | |
15 | 重铬酸钠 | 10588-01-9 | 2类致癌物质; 2类生殖毒性物质; 2类致突变性物质 | ICP-OES Uv-Vis | |
16 | 蒽油 | 90640-80-5 | PBT物质 | GC-MS | |
17 | 蒽油,蒽糊,轻油 | 91995-17-4 | PBT物质 | GC-MS | |
18 | 蒽油,蒽糊,蒽馏分 | 91995-15-2 | PBT物质 | GC-MS | |
19 | 蒽油,含蒽量少 | 90640-82-7 | PBT物质 | GC-MS | |
20 | 蒽油,蒽糊 | 90640-81-6 | PBT物质 | GC-MS | |
21 | 邻苯二甲酸二异丁酯 | 84-69-5 | 2类生殖毒性物质 | GC-MS | |
22 | 2,4-二硝基甲苯 | 121-14-2 | 2类致癌物质 | GC-MS | |
23 | 高温煤焦油沥青 | 65996-93-2 | PBT物质,2类致癌物质 | GC-MS | |
24 | 磷酸三(2-氯乙基)酯 | 115-96-8 | 2类致癌物质; 1类生殖毒性物质 | GC-MS | |
25 | 铅铬黄(C.I.颜料黄34) | 1344-37-2 | 2类致癌物质; 1类生殖毒性物质 | ICP-OES Uv-Vis | |
26 | 钼铬红(C.I.颜料红104) | 12656-85-8 | 2类致癌物质;; 1类生殖毒性物质 | ICP-OES Uv-Vis | |
27 | 铬酸铅 | 7758-97-6 | 1类致癌物质; 1类生殖毒性物质 | ICP-OES Uv-Vis | |
28 | 丙烯酰胺 | 79-06-1 | 2类致癌物质; 2类致突变物质 | GC-MS | |
29 | 三氯乙烯 | 79-01-6 | 2类致癌物质 | GC-MS | |
30 | 硼酸 | 11113-50-1 | 2类致癌物质 | ICP-OES | |
31 | 无水四硼酸钠 | 12179-04-3 | 2类致癌物质 | ICP-OES | |
32 | 七水合四硼酸钠 | 12267-73-1 | 2类致癌物质 | ICP-OES | |
33 | 铬酸钠 | 7775-11-3 | 2类致癌物质; 2类生殖毒性物质; 2类致突变性物质 | ICP-OES | |
34 | 铬酸钾 | 7789-00-6 | 2类致癌物质; 2类致突变性物质 | ICP-OES | |
35 | 重铬酸铵 | 7789-09-5 | 2类致癌物质; 2类生殖毒性物质; 2类致突变性物质 | ICP-OES | |
36 | 重铬酸钾 | 7778-50-9 | 2类致癌物质; 2类生殖毒性物质; 2类致突变性物质 | ICP-OES | |
37 | 硫酸钴 | 10124-43-3 | 2类致癌物质; 2类生殖毒性物质 | ICP-OES | |
38 | 硝酸钴 | 10141-05-6 | 2类致癌物质; 2类生殖毒性物质 | ICP-OES | |
39 | 碳酸钴 | 513-79-1 | 2类致癌物质; 2类生殖毒性物质 | ICP-OES | |
40 | 醋酸钴 | 71-48-7 | 2类致癌物质; 2类生殖毒性物质 | ICP-OES | |
41 | 乙二醇单甲醚 | 109-86-4 | 2类生殖毒性物质 | GC-MS | |
42 | 乙二醇单乙醚 | 110-80-5 | 2类生殖毒性物质 | GC-MS | |
43 | 三氧化铬 | 1333-82-0 | 2类致癌物质; 2类生殖毒性物质 | Uv-Vis | |
44 | 铬酸及其低聚物产生的酸类 | 铬酸 | 7738-94-5 | 2类致癌物质 | Uv-Vis |
重铬酸 | 13530-68-2 | ||||
低聚物的铬酸,重铬酸 | -- | ||||
45 | 乙二醇乙醚醋酸酯 | 111-15-9 | 2类生殖毒性物质 | GC-MS | |
46 | 铬酸锶 | 7789-06-2 | 2类致癌物质 | ICP-OES | |
47 | 1,2-苯二酸-二(C7- 11 支链与直链)烷基(醇)酯 | 68515-42-4 | 2类生殖毒性物质 | GC-MS | |
48 | 联氨 | 7803-57-8 302-01-2 | 2类致癌物质 | GC-MS | |
49 | 1-甲基-2-吡咯烷酮 | 872-50-4 | 2类生殖毒性物质 | GC-MS | |
50 | 1,2,3-三氯丙烷 | 96-18-4 | 2类致癌物质; 2类生殖毒性物质 | GC-MS | |
51 | 1,2-苯二酸-二(C6-8支链)烷基酯(富 C7) | 71888-89-6 | 2类生殖毒性物质 | GC-MS | |
52 | 氧化锆硅酸铝耐火陶瓷纤维(Zr-RCF) | - | 2类致癌物质 | ICP-OES | |
53 | 砷酸钙 | 7778-44-1 | 2类致癌物质 | ICP-OES | |
54 | 二乙二醇二甲醚 | 111-96-6 | 2类生殖毒性物质 | GC-MS | |
55 | 硅酸铝耐火陶瓷纤维(RCF) | - | 2类致癌物质 | ICP-OES | |
56 | 氢氧化铬酸锌钾 | 11103-86-9 | 2类致癌物质 | ICP-OES | |
57 | 苦味酸铅 | 6477-64-1 | 2类致癌物质; 2类生殖毒性物质 | UV-Vis GC-MS | |
58 | N,N-二甲基乙酰胺 (DMAC) | 127-19-5 | 2类致癌物质; 2类生殖毒性物质 | GC-MS | |
59 | 砷酸、原砷酸 | 7778-39-4 | 2类致癌物质 | GC-MS | |
60 | 邻甲氧基苯胺 | 90-04-0 | 2类致癌物质 | GC-MS | |
61 | 砷酸铅 | 3687-31-8 | 2类致癌物质; 2类生殖毒性物质 | GC-MS | |
62 | 1,2-二氯乙烷 | 107-06-2 | 2类生殖毒性物质 | GC-MS | |
63 | 锌黄 | 49663-84-5 | 2类致癌物质 | ICP-OES | |
64 | 对特辛基苯酚 | 140-66-9 | 2类致癌物质; 2类生殖毒性物质 | ICP-OES | |
65 | 甲醛与苯胺的聚合物 | 25214-70-4 | 2类致癌物质 | ICP-OES | |
66 | 邻苯二甲酸二甲氧乙酯 | 117-82-8 | 2类生殖毒性物质 | GC-MS | |
67 | 迭氮化铅 | 13424-46-9 | 2类生殖毒性物质 | GC-MS | |
68 | 2,4,6-三硝基苯二酚铅 | 15245-44-0 | 2类生殖毒性物质 | GC-MS | |
69 | 4,4'-二氨基-2,2'-二氯二苯甲烷(MOCA) | 101-14-4 | 2类致癌物质 | ICP-OES | |
70 | 酚酞 | 1977-9-8 | 2类致癌物质 | ICP-OES | |
71 | 铬酸铬 | 24613-89-6 | 2类致癌物质 | ICP-OES | |
72 | 三甘醇二甲醚 | 112-49-2 | 2类生殖毒性物质 | GC-MS | |
73 | 1,2-二甲氧基乙烷 | 110-71-4 | 2类生殖毒性物质 | GC-MS | |
74 | 三氧化二硼 | 1303-86-2 | 2类生殖毒性物质 | ICP-OES | |
75 | 甲酰胺 | 75-12-7 | 2类生殖毒性物质 | GC-MS | |
76 | 甲磺酸铅(II)溶液 | 17570-76-2 | 2类生殖毒性物质 | ICP-OES | |
77 | 异氰尿酸三缩水甘油酯 | 2451-62-9 | 2类致突变物质 | GC-MS | |
78 | 替罗昔隆 | 59653-74-6 | 2类致突变物质 | GC-MS | |
79 | 4,4'-四甲基二氨二苯酮 (米氏酮) | 90-94-8 | 2类致癌物质 | GC-MS | |
80 | 4,4'-亚甲基双 (N,N-二甲基苯胺) (米氏碱) | 101-61-1 | 2类致癌物质 | GC-MS | |
81 | C.I. 碱性紫3 | 548-62-9 | 2类致癌物质 | GC-MS | |
82 | C.I. 碱性蓝26 | 2580-56-5 | 2类致癌物质 | GC-MS | |
83 | C.I. 溶剂蓝4 | 6786-83-0 | 2类致癌物质 | GC-MS | |
84 | α,α-二[(二甲氨基)苯基] -4-甲氨基苯甲醇 | 561-41-1 | 2类致癌物质 | GC-MS | |
85 | 3-乙基-2-甲基-2-(3-甲基丁基)噁唑烷 | 143860-04-2 | 2类生殖毒性物质 | GC-MS | |
86 | 2,4-二氨基甲苯 | 95-80-7 | 2类致癌物质 | GC-MS | |
87 | N-甲基乙酰胺 | 79-16-3 | 2类生殖毒性物质 | GC-MS | |
88 | 氧化铅与硫酸铅的复合物 | 12065-90-6 | 2类生殖毒性物质 | ICP-OES | |
89 | 4-氨基联苯 | 202-177-1 | 2类致癌物质 | GC-MS | |
90 | 地乐酚 | 88-85-7 | 2类生殖毒性物质 | GC-MS | |
91 | 双(十八酸基)二氧代三铅 | 12578-12-0 | 2类生殖毒性物质 | ICP-OES | |
92 | 硝酸铅 | 10099-74-8 | 2类生殖毒性物质 | ICP-OES | |
93 | 三碱式硫酸铅 | 12202-17-4 | 2类生殖毒性物质 | ICP-OES | |
94 | 氧化铅 | 1317-36-8 | 2类生殖毒性物质 | ICP-OES | |
95 | 钛酸铅 | 12060-00-3 | 2类生殖毒性物质 | ICP-OES | |
96 | 4,4'-二氨基-3,3'-二甲基二苯甲烷 | 838-88-0 | 2类致癌物质 | GC-MS | |
97 | 碱式乙酸铅 | 51404-69-4 | 2类生殖毒性物质 | ICP-OES | |
98 | 硫酸二甲酯 | 77-78-1 | 2类致癌物质 | GC-MS | |
99 | 呋喃 | 110-00-9 | 2类致癌物质 | GC-MS | |
100 | 颜料黄41 | 8012-00-8 | 2类生殖毒性物质 | GC-MS | |
101 | 四乙基铅 | 78-00-2 | 2类生殖毒性物质 | ICP-OES | |
102 | 二盐基邻苯二甲酸铅 | 69011-06-9 | 2类生殖毒性物质 | ICP-OES | |
103 | 硫酸二乙酯 | 64-67-5 | 2类致癌物质 | GC-MS | |
104 | 氨基氰铅盐 | 20837-86-9 | 2类生殖毒性物质 | ICP-OES | |
105 | 掺杂铅的硅酸钡 | 68784-75-8 | 2类生殖毒性物质 | GC-MS | |
106 | 磷酸氧化铅 | 12141-20-7 | 2类生殖毒性物质 | ICP-OES | |
107 | 邻甲基苯胺 | 95-53-4 | 2类致癌物质 | GC-MS | |
108 | 邻氨基偶氮甲苯 | 97-56-3 | 2类致癌物质 | GC-MS | |
109 | 对氨基偶氮苯 | 60-09-03 | 2类致癌物质 | GC-MS | |
110 | 2-甲氧基-5-甲基苯胺 | 120-71-8 | 2类致癌物质 | GC-MS | |
111 | 二丁基锡 | 683-18-1 | 2类生殖毒性物质 | GC-MS | |
112 | 钛酸铅锆 | 12626-81-2 | 2类生殖毒性物质 | ICP-OES | |
113 | 环氧丙烷 | 75-56-9 | 2类致癌物质 | GC-MS | |
114 | 溴代正丙烷 | 106-94-5 | 2类生殖毒性物质 | GC-MS | |
115 | 碱式碳酸铅 | 1319-46-6 | 2类生殖毒性物质 | ICP-OES | |
116 | C16-18-脂肪酸铅盐 | 91031-62-8 | 2类生殖毒性物质 | ICP-OES | |
117 | 四氧化三铅 | 1314-41-6 | 2类生殖毒性物质 | ICP-OES | |
118 | 亚硫酸铅(II) | 62229-08-7 | 2类生殖毒性物质 | ICP-OES | |
119 | 4,4'-二氨基二苯醚 | 101-80-4 | 2类致癌物质 | GC-MS | |
120 | 碱式硫酸铅 | 12036-76-9 | 2类生殖毒性物质 | ICP-OES | |
121 | 氟硼酸铅 | 13814-96-6 | 2类生殖毒性物质 | ICP-OES | |
122 | 硅酸铅 | 11120-22-2 | 2类生殖毒性物质 | ICP-OES | |
123 | 十溴联苯醚 | 1163-19-5 | PBT | GC-MS | |
124 | 分支或线性的壬基酚,含有线性或分支、共价绑定苯酚的9 个碳烷基链的物质,包括UVCB 物质以及任何含有独立或组合的界定明确的同分异构体的物质 | -- | 同等水平关注物质可能对环境造成严重影响 | GC-MS | |
125 | 偶氮二甲酰胺 | 123-77-3 | 同等水平关注物质可能对环境造成严重影响 | GC-MS | |
126 | 辛基酚聚醚-9,包括界定明确的物质以及UVCB 物质、聚合物和同系物 | -- | 同等水平关注物质可能对环境造成严重影响 | GC-MS | |
127 | 乙二醇二乙醚 | 629-14-1 | 2类生殖毒性物质 | GC-MS | |
128 | 甲基六氢苯酐、 4-甲基六氢苯酐、 甲基六氢化邻苯二甲酸酐、 3-甲基六氢苯二甲酯酐 | 25550-51-0 19438-60-9 48122-14-1 57110-29-9 | 同等水平关注物质可能对环境造成严重影响 | GC-MS | |
129 | 六氢邻苯二甲酸酐 | 85-42-7 | 同等水平关注物质可能对环境造成严重影响 | GC-MS | |
130 | 支链和直链1,2-苯二羧二戊酯 | 84777-06-0 | 2类生殖毒性物质 | GC-MS | |
131 | 邻苯二甲酸正戊基异戊基酯 | -- | 2类生殖毒性物质 | GC-MS | |
132 | 全氟代十四酸 | 376-06-7 | vPvB | GC-MS | |
133 | 全氟十三酸 | 72629-94-8 | vPvB | GC-MS | |
134 | 全氟十一烷酸 | 2058-94-8 | vPvB | GC-MS | |
135 | 全氟十二烷酸 | 307-55-1 | vPvB | GC-MS | |
136 | 甲氧基乙酸 | 625-45-6 | 2类生殖毒性物质 | GC-MS | |
137 | 邻苯二甲酸二异戊酯 | 605-50-5 | 2类生殖毒性物质 | GC-MS | |
138 | N,N-二甲基甲酰胺 | 68-12-2 | 2类生殖毒性物质 | GC-MS | |
139 | 镉 | 7440-43-9 | 2类致癌物质 | ICP-OES | |
140 | 氧化镉 | 1306-19-0 | 2类致癌物质 | ICP-OES | |
141 | 邻苯二甲酸二正戊酯 | 131-18-0 | 2类生殖毒性物质 | GC-MS | |
142 | 4-壬基酚,支链和直链,乙氧基[由一含9个碳的直链和/或支链烷基链,在碳4的位置共价有苯酚、乙氧基覆盖的非线性结构和明确的物质,包括任何单一的同分异构体和/或其组合] | -- | 同等水平关注物质可能对环境造成严重影响 | GC-MS | |
143 | 十五代氟辛酸铵盐 | 3825-26-1 | 2类生殖毒性物质 | GC-MS | |
144 | 全氟辛酸 | 335-67-1 | 2类生殖毒性物质 | GC-MS | |
145 | 硫化镉 | 1306-23-6 | 2类致癌物质 | ICP-OES | |
146 | 邻苯二甲酸二己酯(DNHP) | 84-75-3 | 2类生殖毒性物质 | GC-MS | |
147 | CI直接红28 | 573-58-0 | 2类致癌物质 | GC-MS | |
148 | CI直接红38 | 1937-37-7 | 2类致癌物质 | GC-MS | |
149 | 亚乙基硫脲 | 96-45-7 | 2类生殖毒性物质 | GC-MS | |
150 | 醋酸铅 | 301-04-2 | 2类生殖毒性物质 | ICP-OES | |
151 | 磷酸三(二甲苯)酯 | 25155-23-1 | 2类生殖毒性物质 | GC-MS | |
152 | 邻苯二甲酸二己酯 | 68515-50-4 | 生殖毒性 | GC-MS | |
153 | 氯化镉 | 10108-64-2 | 致癌、生殖毒性 | ICP-OES | |
154 | 水合高硼酸钠盐类 | -- | 生殖毒性 | ICP-OES | |
155 | 过硼酸钠 | 7632-04-4 | 生殖毒性 | ICP-OES | |
156 | 硫化镉 | 3846-71-7 | PBT, vPvB | ICP-OES | |
157 | 氟化镉 | 15571-58-1 | 生殖毒性 | ICP-OES | |
158 | 紫外线吸收剂UV320 | -- | 生殖毒性 | GC-MS | |
159 | 紫外线吸收剂UV328 | 25973-55-1 | PBT, vPvB | GC-MS | |
160 | DOTE硫代甘醇酸异辛酯二正基锡 | 7790-79-6 | 致癌、致突变 | ICP-OES | |
161 | DOTE和MOTE反应产物 | 10124-36-4 31119-53-6 | 致癌、致突变 | ICP-OES | |
162 | 1,2-苯二羧酸, 二-碳6-10-烷基酯 1,2-苯二甲酸, 混合二己二辛二癸酯 | 68515-51-5 68648-93-1 | 致癌、致突变 | GC-MS | |
163 | 5-仲丁基-丁基-2-(2,4-二甲基环己胺-3-乙二胺-1-基)-5-甲基-1,3-二氧乙烷 [1], 5-仲丁基-丁基-2-(4,6-二甲基环己胺-3-乙二胺-1-基)-5-甲基-1,3-二氧乙烷[2] | -- | 致癌、致突变 | GC-MS | |
164 | 1,3-丙烷磺内酯 | 1120-71-4 | vPvB | GC-MS | |
165 | UV-327 | 3864-99-1 | 致癌 | GC-MS | |
166 | UV-350 | 36437-37-3 | vPvB | GC-MS | |
167 | 硝基苯 | 98-95-3 | 生殖毒性 | GC-MS | |
168 | 全氟壬酸及其钠盐和氨盐 | 375-95-1 | 生殖毒性 | GC-MS | |
169 | 苯并[a]芘 | 50-32-8 | vPvB | GC-MS | |
170 | 4,4’-亚异丙基二酚(双酚A) | 80-05-7 | 致生殖毒性 | GC-MS | |
171 | 4-庚基苯酚,直链和支链[苯酚的4号位被碳原子数为7的烷基取代的产物,包括UVCB-、所有单一同分异构体及其组合] | -- | 会对人体及环境引起严重影响的等效物质 | GC-MS | |
172 | 全氟癸酸(PFDA)及其钠盐和铵盐 | 3108-42-7 335-76-2 3830-45-3 | 致生殖毒性; 持久性,生物累积性和毒性的物质 | GC-MS | |
173 | 对叔戊基苯酚 | 80-46-6 | 会对人体及环境引起严重影响的等效物质 | GC-MS | |
174 | 全氟辛烷-1-磺酸及其盐类 | -- | vPvB | GC-MS | |
175 | 苯并[a]蒽 | 56-55-3, 1718-53-2 | 致癌PBTvPvB | GC-MS | |
176 | 碳酸镉 | 513-78-0 | 致癌致突变经重复接触后,引起特定器官中毒 | ICP-OES | |
177 | 氢氧化镉 | 21041-95-2 | 致癌致突变经重复接触后,引起特定器官中毒 | ICP-OES | |
178 | 硝酸镉 | 10022-68-1, 10325-94-7 | 致癌致突变经重复接触后,引起特定器官中毒 | ICP-OES | |
179 | 屈 | 218-01-9, 1719-03-5 | 致癌PBT,vPvB | GC-MS | |
180 | 1,3,4-噻二唑烷-2,5-二硫酮,甲醛和4-庚基苯酚的支链和直链(RP-HP)的反应产物[4-庚基苯酚,支链和直链含量≥0.1%w / w] | -- | 内分泌干扰性-环境 | GC-MS | |
181 | 四氧化三钴,其中氧化镍含量含≥0.1%w / w | -- | 致癌 | ICP-OES | |
182 | 八甲基环四硅氧烷(D4) | 556-67-2 | PBT,vPvB | GC-MS | |
183 | 十甲基环五硅氧烷(D5) | 541-02-6 | PBT,vPvB | GC-MS | |
184 | 十二甲基环六硅氧烷(D6) | 540-97-6 | PBT,vPvB | GC-MS | |
185 | 铅 | 7439-92-1 | 生殖毒性 | ICP-OES | |
186 | 四水八硼酸二钠 | 12008-41-2 | 生殖毒性 | ICP-OES | |
187 | 苯并[G,H,I]苝 | 191-24-2 | PBT,vPvB | GC-MS | |
188 | 氢化三联苯 | 61788-32-7 | vPvB | GC-MS | |
189 | 乙二胺(EDA) | 107-15-3 | 呼吸致敏特性 | GC-MS | |
190 | 偏苯三酸酐 (TMA) | 552-30-7 | 呼吸致敏特性 | GC-MS | |
191 | 邻苯二甲酸二环己酯 (DCHP) | 84-61-7 | 生殖毒性,内分泌干扰性 | GC-MS | |
192 | 1,7,7-三甲基-3-(苯亚甲基)双环[2,2,1]庚-2-酮 | 15087-24-8 | 内分泌干扰性 | GC-MS | |
193 | 2,2-双(4-羟基苯基)-4-甲基戊烷 | 6807-17-6 | 生殖毒性 | GC-MS | |
194 | 苯并[k]荧蒽 | 207-08-9 | 致癌 | GC-MS | |
195 | 荧蒽 | 206-44-0; 93951-69-0 | 高持久性、 生物累积性物质 | GC-MS | |
196 | 菲 | 85-01-8 | 高持久性、 生物累积性物质 | GC-MS | |
197 | 芘 | 129-00-0; 1718-52-1 | 高持久性、 生物累积性物质 | GC-MS | |
198 | 三(壬基苯基,支链和直链)亚磷酸酯(TNPP),含有≥0.1%w / w的4-壬基酚,支链和直链(4-NP) | -- | 内分泌干扰特性 (第57(f)条 - 环境) | GC-MS | |
199 | 4-叔丁基苯酚 | 202-679-0 | 内分泌干扰特性 (第57(f)条 - 环境) | GC-MS | |
200 | 甲二醇乙醚乙酸酯 | 203-772-9 | 生殖毒性(第57c条) | GC-MS | |
201 | 2,3,3,3-四氟-2-(七氟丙氧基)丙酸,其盐和其酰基卤代物 | -- | 可能对人类健康产生严重影响的同等程度的关注(第57(f)条 - 人类健康)可能对环境造成严重影响的同等程度的关注(第57(f)条 - 环境) | GC-MS | |
202 | 全氟丁烷磺酸(PFBS)及其盐 | -- | 可能对人类健康产生严重影响的同等程度的关注(第57(f)条 - 人类健康)可能对环境造成严重影响的同等程度的关注(第57(f)条 - 环境) | GC-MS | |
203 | 邻苯二甲酸二异己酯 | 71850-09-4 | 生殖毒性(条款57c) | GC-MS | |
204 | 2-甲基-1-(4-甲硫基苯基)-2-吗啉基-1-丙酮 | 71868-10-5 | 生殖毒性(条款57c) | GC-MS | |
205 | 2-苄基-2-二甲基氨基-1-(4-吗啉苯基)丁酮 | 119313-12-1 | 生殖毒性(条款57c) | GC-MS | |
206 | 1-乙烯基咪唑 | 1072-63-5 | 生殖毒性(条款57c) | GC-MS | |
207 | 2-甲基咪唑 | 693-98-1 | 生殖毒性(条款57c) | GC-MS | |
208 | 4-羟基苯甲酸丁酯(对羟基苯甲酸丁酯) | 94-26-8 | 内分泌干扰性(条款57(f) | GC-MS | |
209 | 二丁基双(2,4-戊二酸根合-O,O’)锡 | 22673-19-4 | 生殖毒性(条款57c) | GC-MS | |
210 | 双(2-(2-甲氧基乙氧基)乙基)醚 | 143-24-8 | 生殖毒性(条款57c) | GC-MS | |
211 | 二月桂酸二辛基锡;锡烷,二辛基双(椰油酰氧基)衍生物;以及任何其他锡烷,二辛基双(脂肪酰氧基)的衍生物,其中C12是脂肪酰氧基部分的主要碳原子数 | -- | 生殖毒性(条款57c) | GC-MS | |
212 | 1,4-二恶烷 | 123-91-1 | 致癌性(条款 57a),可能对环境造成严重影响条款57(f)可能对人类健康造成严重影响条款57(f) | GC-MS | |
213 | 2,2-双(溴甲基)丙烷1,3-二醇(BMP);2,2-二甲基丙烷-1-醇,三溴衍生物/ 3-溴-2,2-双(溴甲基)-1-丙醇(TBNPA);2,3-二溴-1-丙醇(2,3-DBPA) | -- | 致癌性(条款 57a) | GC-MS | |
214 | 2-(4-叔丁基苄基)丙醛及其单独的立体异构体 | -- | 生殖毒性(条款57c) | GC-MS | |
215 | 4,4'-(1-甲基亚丙基)双酚 | 内分泌干扰性 (条款57(f) | GC-MS | ||
216 | 戊二醛 | 111-30-8 | 呼吸致敏特性(条款57(f) | GC-MS | |
217 | 中链氯化石蜡(MCCP) [由大于或等于80%的碳链长度在C14至C17范围内的直链氯代烷烃组成的的UVCB物质] | -- | PBT(条款57d), vPvB(条款57e) | GC-MS | |
218 | 原硼酸,钠盐 | 13840-56-7 | 生殖毒性(条款57c) | GC-MS | |
219 | 来自低聚反应的具有C12富集的支链或直链烷基链的苯酚烷基化产物(主要在对位),涵盖任何单独的异构体和/或其组合(PDDP) | -- | 生殖毒性(条款57c),内分泌干扰性(条款57(f)–环境),内分泌干扰性(条款57(f) | GC-MS | |
220 | 三(2-甲氧基乙氧基)乙烯基硅烷 | 1067-53-4 | 生殖毒性(条款57c) | GC-MS | |
221 | S-(三环[5.2.1.02,6]癸-3-烯-8(或9)-基) O-(异丙基或异丁基或2-乙基己基) O-(异丙基或异丁基或2-乙基己基)二硫代磷酸酯 | 255881-94-8 | PBT(条款57d) | GC-MS | |
222 | 6,6'-二叔丁基-2,2'-亚甲基二-对甲酚 | 119-47-1 | 生殖毒性(条款 57c) | GC-MS | |
223 | (±)-1,7,7-三甲基-3-[(4-甲基苯基)亚甲基]双环[2.2.1]庚烷-2-酮,包括各异构体和/或组合(4-MBC) | -- | 内分泌干扰性(条款57f) | GC-MS | |
224 | N-羟甲基丙烯酰胺 | 924-42-5 | 致癌(Article 57a) 致突变(Article 57b) | GC-MS | |
225 | 三聚氰胺 | 108-78-1 | 对人类健康可能产生严重影响的同等水平的关注(第57(f)条-人类健康);对环境可能产生严重影响的同等水平的关注(第57(f)条-环境) | GC-MS | |
226 | 1,2-双(2,4,6-三溴苯氧基)乙烷 | 37853-59-1 | vPvB(条款57e) | GC-MS | |
227 | 四溴双酚A | 79-94-7 | 致癌性(第57a条) | GC-MS LC-MS | |
228 | 4,4'-磺酰基二苯酚(双酚S) | 80-09-1 | 对生殖系统有毒(第57c条);内分泌干扰特性(第57(f)条-环境);内分泌干扰特性(第57(f)条-人类健康) | GC-MS LC-MS | |
229 | 偏硼酸钡 | 13701-59-2 | 生殖毒性(条款 57c) | ICP-OES | |
230 | 四溴邻苯二甲酸双(2-乙基己基)酯,包含其任何异构体及异构体组合 | -- | vPvB(条款57e) | GC-MS | |
231 | 对羟基苯甲酸异丁酯(尼泊金异丁酯) | 4247-02-3 | 内分泌干扰特性(第57(f)条--人类健康) | GC-MS | |
232 | 全氟庚酸(PFHpA)及其盐 | -- | 对生殖系统有毒(第57c条);内分泌干扰特性(第57(f)条-环境);内分泌干扰特性(第57(f)条-人类健康) | GC-MS | |
233 | 2,2,3,3,5,5,6,6-八氟-4-(1,1,1,2,3,3,3-七氟丙烷-2-基)吗啉和2,2,3,3,5,5,5,6,6-八氟烷-4-(七氟丙基)吗啉的反应产物 | -- | vPvB(条款57e) | GC-MS | |
234 | 4,4'-二氯二苯砜 | 80-07-9 | 强持久性强生物累积性(vPvB)(第57(e)条) | GC-MS | |
235 | 二苯基(2,4,6-三甲基苯甲酰基)氧化膦 | 75980-60-8 | 生殖毒性(第57(c)条) | GC-MS | |
236 | 2,4,6-三叔丁基苯酚 | 732-26-3 | 生殖毒性(第 57c条) PBT(第57d条) vPvB(第 57e条) | GC-MS | |
237 | 2-[2-羟基-5-(1,1,3,3-四甲丁基)苯基]苯并三唑(UV329) | 3147-75-9 | vPvB(第57e条) | GC-MS | |
238 | 2-(二甲基氨基)-2-[(4-甲苯基)甲基]-1-[4-(4-吗啉代)苯基]-1-丁酮 | 119344-86-4 | 生殖毒性(第57c条) | GC-MS | |
239 | 苯并三唑(UV326) | 3896-11-5 | vPvB (第 57e条) | GC-MS | |
240 | 2-苯基丙烯与苯酚的低聚和烷基化反应产物 | -- | vPvB (第 57e条) | GC-MS | |
241 | 双(a,a-二甲基苄基)过氧化物 | 80-43-3 | 生殖有毒(第57c条) | GC-MS LC-MS | |
242 | 磷酸三苯酯 | 115-86-6 | 内分泌干扰特性 (第57(f)条-环境) | GC-MS | |
243 | 0,0,0-硫代磷酸三苯酯 | 597-82-0 | vPvB(第57e条) | GC-MS | |
244 | 全氟三丙胺 | 338-83-0 | PBT(第57d条) | GC-MS | |
245 | 八甲基三硅氧烷 | 107-51-7 | vPvB(第57e条) | GC-MS | |
246 | 6-[(C10-C13)-烷基-(支链,不饱和)-2,5-二氧代吡咯烷-1-基]己酸 | 2156592-54-8 | PBT(第57d条) | GC-MS | |
247 | 三苯基硫代磷酸盐和叔丁基化苯基衍生物反应物 | 192268-65-8 | 对生殖有毒(第57c条) | GC-MS | |
248 | 四(钠/钾)7-[(E)-{2-乙酰胺基-4-[(E)-(4-{[4-氯-6-[(2-[(4-氟 -6-[(4-(乙烯基磺酰基)苯基)氨基]-1,3,5-三嗪-2-基)氨基]丙基} 氨基)-1,3,5-三嗪-2-基]氨基}-5-磺基-1-萘基)偶氮]-5-甲氧基苯 基}偶氮]-1,3,6-萘三磺酸盐(活性棕51) | - | 对生殖有毒(第57c条) | GC-MS | |
249 | 十甲基四硅氧烷 | 141-62-8 | vPvB(第57e条) | GC-MS | |
250 | 1,1,1,3,5,5,5-七甲基-3-[(三甲基甲硅烷基)氧基]三硅氧烷 | 17928-28-8 | vPvB(第57e条) | GC-MS |
六、REACH250检测报告的用途与周期费用
市场准入:欧盟进口商要求出口商提供报告,确保产品合规;
供应链管理:企业通过检测排查原材料风险,避免上下游合规问题;
法律合规:履行 REACH 法规中的通报、标签等义务,避免处罚(最高可处企业全球营业额的 4%);
品牌信誉:向消费者证明产品安全,提升市场竞争力。
周期费用:检测周期:4-5个工作日;根据样品数量、材质复杂度,费用约 500-2500元 / 样品。
七、REACH250 检测违规风险
(一)法律后果:三重打击让企业一夜归零
货物扣押与销毁
2025 年第 1 季度,芬兰海关连续通报 16 批次含 BMHCA 的化妆品,这类物质虽未被列入 SVHC 清单,但已被欧盟化妆品条例明确禁用。若产品中 SVHC 含量超过 0.1% 且未通报,欧盟海关将直接扣押货物,销毁成本由企业全额承担。
天价罚款与黑名单制裁
根据最新修订提案,违规企业将面临全球营业额 4% 的罚款(以年销售额 10 亿
企业为例,罚款可达 4000 万元)。更严重是,企业将被列入欧盟 “非合规供应商黑名单”,未来 3 年内无法进入欧盟市场。
刑事责任与供应链断裂
若故意隐瞒 SVHC 成分,企业高管可能面临 “ 最高 5 年监禁 ”。同时,下游客户为避免连带责任,会立即终止合作,导致供应链全面瘫痪。
(二)市场风险:从订单流失到品牌崩塌
清关失败直接损失超 200 万
某电子企业因未检测邻苯二甲酸盐(SVHC 第 201 项),3 批价值200万元的货物被德国海关退回,不仅损失货款,还需支付仓储费、退运费等额外成本。
客户信任危机与订单锐减
欧盟买家普遍要求供应商提供最新 REACH 检测报告作为合作前提。某纺织企业因未更新检测报告,导致某德国客户取消价值 500 万元的订单,并转向竞争对手。
生态标签与政府采购壁垒
欧盟生态标签明确禁止含有 SVHC 的产品认证,而政府采购项目更将 REACH 合规作为强制准入条件。某化工企业因未通过检测,错失价值 1200 万元的欧盟市政采购订单。
(三)合规盲区:这些新型物质正在偷偷超标
新增 SVHC 物质紧急预警
2025年6月新纳入的甲基三硅氧烷(M3T)和十甲基四硅氧烷(L4),广泛用于汽车护理产品和化妆品。某清洁剂企业因未检测 M3T,导致出口法国的产品被通报,整改成本高达 80 万元。
附录 17 新增限制物质
DMAC(N,N - 二甲基乙酰胺)和 NEP(1 - 乙基吡咯烷 - 2 - 酮)将于 2026 年7月起被全面限制。某塑料制品厂因使用含 DMAC 的溶剂,被迫停产整改,损失超 300 万元。
纳米材料与微塑料管控升级
欧盟明确要求纳米材料需单独注册并提交形态特征数4据,而合成聚合物微粒(如磨砂膏中的微塑料)若未通过 ECHA 封装认证,将被禁止销8售。某化妆品企业因未申报微塑料,被荷兰市场监督局罚款 150 万元。
八、报告模版
![]() | ![]() |
![]() | ![]() |
![]() | ![]() |
![]() | ![]() |
![]() | ![]() |
![]() | ![]() |
![]() | ![]() |
![]() |